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人水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长顺县在建设水利、人饮工程、兴建水库、治理水利上狠下功夫,水利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利基础设施长足发展,水务工作屡创佳绩。 ![]() 大型水利惠民生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全县脱贫,必须有水,水乃生命之源,人可一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是长顺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梁晓成在挂帮的代化镇斗省村委会给县水务局全体党员干部和斗省村党员上党课时的开场语。 长顺县代化镇斗省村、朱场村是当地缺水严重的两个村。由于没有水,当地的很多产业都无法实施,导致贫困的帽子一直扣在两个村老百姓的头上。 近年来,长顺县水务局从政策、资金、项目上倾斜,给予代化扶贫最大的支持,千方百计解决灌溉难、饮水难的问题,代化龙井水库已进入扫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节水灌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小农水灌溉项目全面发挥效益。 ![]() “现在党领导得好,我们现在的日子好过多了,想起小时候到缺水的时候,父母每天最愁的就是吃水去哪里挑?没有水,猪和牛喝什么?现在,水管安在家门口,出门就能喝上放心的自来水,日子越来越好了。”代化镇猪朱场村村民梁金花在家门口一边洗衣服一边说道。 “十二五”期间,长顺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人均有效灌面0.67亩;城乡供水能力得到了大力提升,特别是农村饮水方面,改变了人挑马驮的历史,防汛抗旱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三五”以来,长顺县承前继后,大力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启动板丛、马龙田水库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启动9座集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完成干桥、龙井水库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3260亩,解决灌区沿线29590人、13980头畜的人畜饮水问题。完成农田水利渠系支干渠新建、维修、防渗38.75公里,新建、维修山塘8座,新增蓄水库容10余万立方米,新增、改善和恢复灌面21030亩。 ![]() 一个个水利项目的开工建设,标志着长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从以前的“水淹一条线,干旱一大片”的历史全新扭转到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美丽家园。 目前,长顺县境内的干桥水库、龙井水库枢纽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已完工,并于2017年11月28日通过州级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同时,该县正在开展水保环保专项建设工作,预计2018年6月全面完成竣工验收。 基层水利解民忧 “这个大坝没修的时候,我们栽秧都是靠老天下雨。这一坝灌溉沟渠修到我们的田边,每年播种的时候,一放水就到田里了。”广顺镇花红村村民胡成合激动道。 胡成合口中的“大坝”指的是广顺镇花红村大湖坝山塘,属于长顺县2017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的一部份。此外,花红村还实施类似的山塘2座、渠道1000米,建成后将解决该村3000余亩的农田灌溉难题。 花红村境内有小二型水库3个,山塘水库6个,丰富的水资源、平坦的地势,使花红村农业产业发展优势突出。通过兴修渠道、水库、山塘等农田水利设施,能有效改善农田灌溉难的现状,为全村农业产业化发展带来新机遇。待工程全部完工,该村有望成为长顺县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