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栅栏、木瓦房顶、宽敞院落是工布地区民居独有的建筑风格。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所有建筑,都要符合工布藏式风格的栅栏与木瓦房顶建设条件。 “当地的、民族的,才是我们要展示给全世界游客的。”于是,在小镇建设中,坚持把对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展示、发展贯穿始终,以凸显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独特性、独有性。 质量与环保,也是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在规划建设中强调的重点,环保配套设施必须齐全,垃圾、污水必须经过严格处理,确保不污染环境,不给环境造成负担。记者看到,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西区与北区,高标准建设了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等环保配套设施。 记者采访当天,恰逢鲁朗第二届千人石锅宴正当其时,游客们面对蓝天白云、皑皑雪山下充满独特藏式风情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不断惊呼赞叹:“这里就是我们心中的最美!” ![]() 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贡错湖。记者赵永琦摄 凝聚着梦想的美丽家园 刘可疆,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镇长。作为如此知名的小镇镇长,自豪感不言而喻,面临的压力也不小。在记者采访期间,总有电话不断“骚扰”镇长,乡村庭院美化工程,需要他现场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组也需要他陪同…… “正式运营一年多来,运行良好。观光旅游者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对传播西藏民俗文化和独特风情,让林芝走向世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刘可疆说道。 记者在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看到,镇政府和景区管委会正在着力打造安全、便捷、舒适、低碳的绿色交通体系和节能、环保、可循环的排水体系;小镇街道和各村村道边,一个个自行车设置点建设完成,游客不仅能体验到自行车租赁服务,还可以骑着自行车上高山牧场挑战体能、在小镇闲逛感受宁静氛围、在贡错湖边欣赏雪山倒影…… “建设鲁朗绿色慢行系统,目的就是要保护这里纯净的生态系统,营造自然休闲氛围,让游客感受雪域高原的‘天然氧吧’风光。”鲁朗景区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广东省第八批援藏干部黄细花介绍道。 “让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处处圣洁宁静,从我们做起。”这不仅仅是鲁朗“红马甲”环保志愿者队伍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口号,更是他们的自觉行动。在色季拉山、在扎塘鲁错湖边、在各村村道上,人们时常可以看到“红马甲”清理垃圾、打扫卫生死角的身影。刘可疆对记者说:“建设一流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是广东省重点援藏项目,也是西藏自治区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是一个以‘藏族文化、自然生态、圣洁宁静、现代时尚’为核心理念设计打造的国际化旅游小镇。” 运营虽只有短短一年时间,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先后获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2017自然生态特色赛事、全国城镇化试点地区、西藏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西藏自治区“双创”基地、西藏自治区摄影创作基地等众多荣誉。 走在扎西岗村村道上,各具特色的家庭旅馆随处可见。按照镇政府统一规划,正在对家庭旅馆进行“庭院美化升级”的巴登干劲十足:“去年收入20多万元,今年肯定会越发红火。” 从陈渠珍走过的森林小径,到林场里的锯木之声,再到318国道上的石锅鸡小镇,到如今的国际旅游小镇,凝聚着美丽梦想的鲁朗,面貌日新月异。改变就在我们的眼前,在绿道中,在庭院下,在人们的笑脸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