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5月17日消息(记者 向密) 高德地图联合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发布道路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该方案赋能的“智慧锥桶”同时在北京顺义区木燕路大修工程施工现场亮相。 根据介绍,该方案通过对传统的交通安全设施(如反光交通锥、三角警告牌等)进行物联网化改造,并与高德地图APP数据平台无缝对接,实现道路施工、事故和封闭管制信息的实时精准采集和发布。 基于这一方案,路面作业的动态大数据实时上传至高德地图,让路面信息实时更新;其次,路面信息让交通路况可以提前感知、预测;在此基础上,每个道路工作者都可以发布个性化信息,出行者则通过高德地图规划路径,提高出行效率和安全性。 高德方面称,该方案目前已经有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等多家行业管理部门开展了落地应用,在公众信息服务、道路事故预防和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高德地图交通管理解决方案部负责人吴泽驹介绍,交通动态信息高效采集的解题思路就是基础设施的联网,通过基础设施和手机、车载导航,与管理平台的连接,实现车路协同环境下的道路安全作业,以及状态可监测的高效管理的目标。 在该解决方案中,加装物联网模块的交通安全设施具有交通事件一键采集、秒级发布信息的能力,通过具有7亿用户的高德地图精准推送事件发生区域,提升公众出行安全。该交通安全设施适用于道路作业、交通事故处理现场、车辆故障、临时管制等。同时,通过管理平台实现作业信息的及时掌握、施工过程的高效规范管理。 具体而言,高德地图道路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具有五大特点: 其一,高精定位、智能感知。交通安全设施采用千寻魔方-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依托全国北斗增强网和千寻位置的自研算法,提供高精准的定位服务。配合服务器端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与道路数据的精确匹配,并根据硬件定位、车流轨迹、用户上报等多维度数据完成交通通行状态的全智能判断,过滤无效数据和误操作上报,从而保证了路面作业信息精准判定和快速上传。 其二,信息预先获知、车主突破距离主动减速。不同于传统的路面作业警示标识依赖人眼发现的情况,车主要靠近才能判断。通过道路安全物联网解决方案,车主可以早早获知路面信息,提前主动减速并带动后车有秩序避让。 其三,交通安全设施与高德地图驾车导航联动实现端到端的全自动化发布,通过导航语音提示用户减速慢行,以高德地图的高渗透率提升车辆和驾驶人对道路动态事件的感知能力。 其四,操作简单,无需安装APP。此次亮相的交通安全设施防水、防摔,智能功耗优化+太阳能保障连续7*24小时工作不间断。交通安全设施生产由第三方厂商合作的方式进行,所有标准符合公安、交通部门的技术规范。 其五,自动化管理。高德地图还研发了针对事件和设施的后端管理平台,各管理单位可以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对所有实时和历史作业信息、工程信息以及设施信息的管理和统计,并支持与各类养护、工程、事故信息系统集成,大大提升管理效率。 高德地图副总裁董振宁表示,“科技让出行更美好,高德地图坚持以多年的交通出行技术积累和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服务道路工作者和管理方、公众,持续帮助提升道路运行效率和安全水平。”(完) (据:DONEWS) |